庆丰收颂文明激活力兴乡村

  利来娱乐展示 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6-25 02:07

  四千年前,陶寺先民在观象台上仰望星空,用智慧丈量农时;四千年后,无人植保机在晋中平原呼啸而过,用科技守护丰收。在山西这片厚重的黄土地上,丰收节系列活动正用生动的方式讲述着古老与现代交织的故事。

  把丰收节办在农耕文明发源地,这是山西省的创新,既是弘扬、传承,又是保护。通过搭建“云上农耕”数字孪生平台,VR还原陶寺观象台天体运行轨迹,AI模拟古代耕作场景,复原“四时八节”观测仪式,开启线上与“最早中国”的时空对话,古老的农耕智慧以科技手段焕发新生。

  近年来,山西以丰收节为平台,打造每年1个省级主场庆丰收活动、10场以上省级部门主办活动、百场市县特色活动的立体化节庆体系。万荣县后土祠展示黄河流域农耕文化,大同古城墙呈现农牧交错带的融合风貌,长治党参栽培系统等4项农业文化遗产入选国家级名录。东湖老陈醋酿制、冠云牛肉制作等国家级非遗技艺通过“非遗工坊+研学体验”模式,成为游客读懂华夏农耕史的“活态教科书”。

  山西农耕史是一部“与天争时、与地争利”的奋斗史。贫瘠与干旱从未让三晋大地低头,反让这里生长出最顽强的丰收。从大寨村“七沟八梁一面坡”、翼城县“吨半田”科技攻关的奋斗历程,到如今有机旱作农业的遍地开花,丰收节成为展示农耕韧性和创新精神的窗口。

  丰收节的主角是农民。当地举办“村BA”“村歌”“村晚”等“村字号”群众性活动,组织劳动竞赛礼赞劳动精神,持续举办农机操作手和无人植保机技能大赛,丰富农村文化生活,提升农民生产技能。连年举办农村创业大赛,累计吸引了上千个项目参与,创业创新在全省乡村热土上展现出勃勃生机。同时,举办种质资源科普开放日活动,展示山西丰富的作物种质资源及保护与利用成就。

  丰收节不仅是文化的盛宴,更是产业的引擎。金秋消费季、山西农业品牌之夜等活动,每年各地举办50场以上,带动农产品消费超2000万元。临汾市主会场以二十四节气场景引流,推动功能食品、康养旅游等产业增收12亿元。同时,依托全省87个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、53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、619个中国传统村落等文化资源,深度推进乡宿、乡食、乡购综合体验。临汾市借力“黑神话:悟空”热度,隰县小西天景区邀请游客免费品尝玉露香梨,实现“一个悟空打卡点,带火一个县的乡村旅游”;晋城市铁佛寺推出的文创产品为村集体增收近20万元,当地村民的特色餐饮服务更创下45万元收益。2024年,全省休闲农业营业收入突破112亿元。

  从活化农耕智慧到弘扬奋斗精神,从赋能产业升级到共享丰收喜悦,山西正以丰收节为笔,在广袤田野上书写农耕文明传承与创新的时代答卷。